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DVD-ROM)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新出审字[2011]814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9325/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216。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为中英文双月刊,逢双月下旬出版。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本刊以从事肾脏疾病相关专业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采用图文声像多种形式,反映肾脏病学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信息与成果,宣传介绍肾脏病防治措施,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研究与临床工作发展。光盘内包括所有文章的电子版内容,以及专题演讲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热点问题讨论会视频、临床病例讨论会视频、查房视频、手术操作视频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鼓励临床与科研创新,倡导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反映我国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

柳叶刀发布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来看TOP20死因

时间:2024-04-11 15:36:53

2024年4月3日,《柳叶刀》发表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的一项成果。结果显示:

  • 2019年与1990年相同,全球最常见的TOP4死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下呼吸道感染。在2021年,COVID-19进入主要死因的第二位。

研究方法

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是一项持续进展的研究工作,旨在量化全球健康状况。自1993年以来,死亡原因和寿命损失年(YLL)就被全面的记录在GBD的每次更新中。GBD 2021提供了1990-2021年间204个国家/地区的死亡率和YLL数据。

GBD 2021的数据来源可以查看:https://ghdx.healthdata.org/gbd-2021/sources

全球死因排名

1990-2019年间,全球总死亡人数的年变化率从-0.9%到2.4%不等;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年变化率从-3.3%到0.4%不等。

2019-2021年,全球总死亡人数持续增加:

  • 相比2019年,2020年全球总死亡人数增加了10.8%(95%UI 6.4-15.4),从2019年的5700万增加到2020年的6310万;

  • 相比2020年,2021年总死亡人数增加了7.5%(3.1-12.4),达到6790万。


年龄标化死亡率也有类似的趋势,2020年增加8.1%,2021年增加5.2%。2020年和2021年,COVID-19死亡及大流行相关的其他死亡(不包括COVID-19直接死亡、下呼吸道感染、麻疹和百日咳)改变了年龄标化死亡的模式。

2019年与1990年一样,年龄标化死亡率最高的TOP4死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卒中、COPD和下呼吸道感染,这4种死因的年龄标化死亡率随着时间均在稳步下降。2021年,COVID-19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卒中排到了第3位,COPD在第4位,大流行相关的其他死亡排到了第5位,下呼吸道感染下降至第7位。

导致寿命损失年(YLL)的主要原因

1990年,年龄标化YLL率最高的三大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2019年,新生儿疾病仍是年龄标化YLL的首要原因,第二和第三大原因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

2021年,COVID-19成为全球年龄标化YLL的第二大原因,排名第一的是新生儿疾病,排名第三的是缺血性心脏病。

全球预期寿命的变化

自1990年以来,全球预期寿命一直呈增长趋势。1990-2019年,全球预期寿命增加了7.8岁(95%UI 7.1-8.5)。然而,在2019-2021年,由于COVID-19及其超额死亡率,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2.2岁。

在影响预期寿命变化的各种因素中,最有利的原因是肠道感染所致死亡大幅下降(包括腹泻、伤寒和副伤寒),1990-2021年这些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使得预期寿命增加了1.1岁。其次是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使得预期寿命增加0.9岁。

所有原因中,对全球预期寿命影响最大的是COVID-19,2019年-2021年间导致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1.6岁。

参考文献:Lancet. 2024 Apr 3:10.1016/S0140-6736(24)00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