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DVD-ROM)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新出审字[2011]814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9325/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216。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为中英文双月刊,逢双月下旬出版。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本刊以从事肾脏疾病相关专业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采用图文声像多种形式,反映肾脏病学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信息与成果,宣传介绍肾脏病防治措施,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研究与临床工作发展。光盘内包括所有文章的电子版内容,以及专题演讲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热点问题讨论会视频、临床病例讨论会视频、查房视频、手术操作视频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鼓励临床与科研创新,倡导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反映我国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

卫生职称的学术成果加分项有哪些你知道吗?

时间:2024-11-15 10:47:43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卫生职称学术成果加分项:

 

1. 发表学术论文:包括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如 SCI、EI、ISTP、SSCI 以及 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或国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等。论文的级别和影响因子可能会影响加分的多少。

2. 科研课题:参与省市级或国家级科研课题,特别是作为前三作者或主持人,可获得加分。通过科研课题发表核心论文,也有助于提升评审得分。

3. 发明专利:相较于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更大的加分优势。

4. 学术专著:作者在申报专业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的理论著作,对学科的发展或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并得到国内外公认。

5. 工作业绩代表作:

临床报告:如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报告、手术视频、代表本专业参与疑难杂症多学科诊疗报告、针对本专业质量环(PDCA)的质量改进案例报告等。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报告

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

业务工作计划

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

6. 科普作品:在符合要求的平台发表科普作品可获得一定加分。

7. 人才培养报告:体现申报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可加分。

8. 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

9. 在省部级及以上科普期刊上发表的科普文章或在官方媒体上发布的科普作品。

10. 参与制(修)订的行业技术标准、规范或规程,或参与研究并撰写相关专业技术指南、专家共识。

11. 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形成的阶段性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

12. 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或国家和北京市创新品种的药械临床试验项目等。

13. 研究成果已经进行相关转化并签订转化合同,或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

14.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及以上的科技成果奖。

 

具体的加分项和标准可能因地区、职称级别、专业类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准备职称评审时,建议仔细阅读所在地区和单位的相关评审文件,了解具体的要求和加分细则。同时,要注意各项成果的时效性、真实性和规范性,确保符合评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