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DVD-ROM)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新出审字[2011]814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9325/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216。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为中英文双月刊,逢双月下旬出版。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本刊以从事肾脏疾病相关专业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采用图文声像多种形式,反映肾脏病学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信息与成果,宣传介绍肾脏病防治措施,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研究与临床工作发展。光盘内包括所有文章的电子版内容,以及专题演讲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热点问题讨论会视频、临床病例讨论会视频、查房视频、手术操作视频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鼓励临床与科研创新,倡导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反映我国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

论文升华部分的写作逻辑是什么?

时间:2024-11-20 16:33:04

  1. 回顾研究目的与关键发现

    目的重申:在升华部分的开头,首先回顾论文的研究目的,这有助于将读者的注意力拉回到研究的核心问题上。

  2. 关键发现梳理:紧接着,对研究过程中的关键发现进行简要梳理。这些发现应该是直接与研究目的相关的重要结果。

  3. 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过渡

    具体发现的抽象化解释:在回顾关键发现后,开始将具体的研究发现向更抽象的概念或理论进行过渡。

  4. 建立理论联系:在抽象化解释的基础上,将研究发现与更广泛的医学理论相联系。

  5. 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分析

    机制深入探究:对研究发现背后的深层次机制进行深入挖掘。

  6. 长期影响与趋势预测:分析研究发现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跨学科关联:考虑研究发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联,进行横向拓展。

    多因素综合考量:对研究发现涉及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7. 强调研究意义与价值体现

    理论意义阐述:详细阐述研究对于医学理论的意义。

  8. 实践价值强调:重点强调研究在临床实践、医疗政策或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价值。

  9. 提出展望与建议

    研究展望: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合理的展望。这可以基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或者是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10. 实践建议:针对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具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