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DVD-ROM)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新出审字[2011]814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9325/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216。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为中英文双月刊,逢双月下旬出版。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本刊以从事肾脏疾病相关专业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采用图文声像多种形式,反映肾脏病学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信息与成果,宣传介绍肾脏病防治措施,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研究与临床工作发展。光盘内包括所有文章的电子版内容,以及专题演讲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热点问题讨论会视频、临床病例讨论会视频、查房视频、手术操作视频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鼓励临床与科研创新,倡导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反映我国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
白秃疮
时间:2024-12-11 15:22:46
白秃疮(white ringworm),头皮生白屑、头发脱落成秃疮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癣菌感染性疾病。多互相接触传染,容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流行,尤其在儿童中常见。其特点为头皮上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不规则的大片灰白色鳞屑斑,边界清楚,病发失去光泽,常在近头皮处折断,所以头发长短参差不齐,病程缓慢,青春期可自愈、头发可再生、不遗留瘢痕。相当于西医头癣中的白癣。治疗以杀虫解毒为原则。
本病记载首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明代《外科正宗》中已有明确指出其致病因素和传染途径。以后诸家均认为是接触传染所致。
白秃疮多由相互直接接触传染而致;或因脾胃湿热内蕴,湿盛则瘙痒流汁,热盛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以致皮生白屑、头发焦枯脱落而成。初起丘疹色红,复以灰白色的鳞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币,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多数在离头皮2~4毫米处,头发自行折断,长短参差不齐。在接近头皮的毛发干外围,常有灰白色菌鞘围绕。自觉瘙痒,少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丘疹、脓疱、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多年不愈。不经治疗往往到青春期可自愈,新发再生,不留疤痕。如有继发感染者,则在化脓处遗留疤痕。该处头发永不再生。
治疗以外用杀虫解毒药为主。外涂一扫光或雄黄膏,或5%硫黄膏并配合拔发。具体方法:①治疗前先在头部寻找病区及可疑病区,然后在该区周围1厘米处的头发剃光或剪平,以便敷药。②每日用明矾水或热水洗头后,即在病区敷药,用油纸盖上,并嘱咐患者包扎或戴帽子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涂药必须厚些。③用药一周,头发比较松动,即可用镊子拔出病发,并争取3天内全部拔完。如果未松动,更需多上些药膏,不能间断,一直到病变处头发拔光为止。④病区头发拔光后,继续涂原用药膏,此时涂药不宜过厚,每日一次,连续2~4周,如果病区内发现有残余的头发或断发时,应及时彻底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