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DVD-ROM)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新出审字[2011]814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9325/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216。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为中英文双月刊,逢双月下旬出版。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本刊以从事肾脏疾病相关专业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采用图文声像多种形式,反映肾脏病学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信息与成果,宣传介绍肾脏病防治措施,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研究与临床工作发展。光盘内包括所有文章的电子版内容,以及专题演讲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热点问题讨论会视频、临床病例讨论会视频、查房视频、手术操作视频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鼓励临床与科研创新,倡导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反映我国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
低血糖急救法:三防三救,关键时刻救命!
时间:2025-04-16 17:26:52
低血糖,这个看似简单的医学术语,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健康警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关于血糖的讨论,高血糖、糖尿病等词汇频繁出现,而低血糖却往往被忽视。然而,低血糖同样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它提醒我们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或是血糖波动较大的人来说,更是不可小觑的问题。
一、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简而言之,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重要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出汗、颤抖、心悸、焦虑、头晕、视力模糊,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或抽搐。长期低血糖还可能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影响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二、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糖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常见的包括:
药物使用不当: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时,如果剂量过大或未按时进食,很容易引发低血糖。
饮食不规律:长时间不吃早餐或节食,导致身体供能不足,也可能引起血糖降低。
过度运动: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若未及时补充糖分,同样会导致血糖下降。
某些疾病影响:如肝脏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都可能影响血糖调节,诱发低血糖。
三、预防低血糖的方法
1. 定时定量进餐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特别是早晨的早餐,它是一天能量供应的起点,不容忽视。
2. 合理用药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同时,随身携带含糖食物或饮料,以备不时之需。
3. 适量运动
运动虽好,但也要量力而行。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
四、低血糖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1. 立即补充糖分
一旦发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摄入快速升糖的食物或饮料,如糖果、果汁、蜂蜜水等。这些食物能迅速提升血糖水平,缓解症状。
2. 静卧休息
在补充糖分的同时,尽量平躺或坐下休息,避免因站立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而晕厥。
3. 寻求帮助
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者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五、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了解低血糖的知识,对于患者及其周围的人来说同样重要。家人和朋友应学会识别低血糖的症状,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鼓励和支持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六、结语
低血糖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在向我们发出警告,提示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三防”(防药物过量、防饮食不当、防过度运动)和“三救”(及时补糖、静卧休息、寻求帮助),我们可以有效应对低血糖的挑战,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应急措施,是我们抵御低血糖威胁的有力武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关爱自己的身体,珍惜每一次生命发出的“求救”信号,让生活更加美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