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DVD-ROM)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新出审字[2011]814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9325/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216。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为中英文双月刊,逢双月下旬出版。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本刊以从事肾脏疾病相关专业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采用图文声像多种形式,反映肾脏病学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信息与成果,宣传介绍肾脏病防治措施,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研究与临床工作发展。光盘内包括所有文章的电子版内容,以及专题演讲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热点问题讨论会视频、临床病例讨论会视频、查房视频、手术操作视频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鼓励临床与科研创新,倡导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反映我国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

执业药师新规:刷脸认证时代来临

时间:2025-08-11 11:05:56

8月起,全国执业药师群体将迎来一项重大管理变革。根据最新规定,执业药师在提供药学服务时必须完成报备确认流程,并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身份,否则将无法进行医疗费用结算。这一政策犹如在药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加装了一把智能安全锁,直接影响全国近120万执业药师、50余万家零售药店及各级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

报备+刷脸:双重认证构筑安全防线

新规要求执业药师在开展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等服务前,必须通过省级监管平台完成执业信息报备。系统将自动核验其执业资格有效期、注册备案状态等关键信息,相当于为每位药师建立电子执业档案。人脸识别环节则采用动态活体检测技术,误差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比高铁进站系统还要精确三级。某三甲医院药学部主任形容:这就像给每张处方都配发了专属身份证,确保从开方到发药的全链条可追溯。

结算拦截机制倒逼合规执业

未完成认证流程的药师,其参与的药品调剂记录将触发医保结算系统的智能拦截。具体表现为:患者医保卡无法完成扣费、药店POS机显示"药师未认证"提示、医疗机构HIS系统自动暂停该批次处方流转。某连锁药店运营总监透露,系统试运行期间曾出现因晨间交接班漏认证,导致早高峰时段30多笔交易延迟结算的情况,现在各门店都把认证流程写入交接班必查清单。

四类场景需特别注意

1.多点执业药师需在每个工作地点单独认证,系统会记录GPS定位信息;

2.夜间值班人员要完成人脸识别+工牌扫描双重验证,防止冒名顶替;

3.中药饮片调剂也纳入监管,传统手写处方需同步上传电子留痕;

4.慢病长处方每次续药都需重新认证,避免"一次认证管半年"的漏洞。

技术赋能下的监管升级

省级药监平台将实时监控认证数据,异常情况自动预警。例如同一药师账号在相距200公里的两地同时认证,系统会立即冻结结算权限并派发核查任务。配套建设的"药师信用积分"体系,把认证合规率与年度考核挂钩,连续三个月达标率低于95%的医疗机构将面临飞行检查。这种监管力度堪比税务系统的金税工程,让过去存在的"挂证"乱象无处遁形。

过渡期安排与应对建议

7月15日至31日为系统压力测试期,期间认证失败仍可人工复核结算。建议医疗机构:

在员工通道加装专用认证终端,避免与患者共用设备;

将认证步骤嵌入现有工作流程,如与处方系统开机联动;

为老年药师配备辅助认证工具,如指纹识别备用方案。

这项被称为"药师版人脸闸机"的新规,预计将使药品调剂差错率下降40%,同时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随着8月1日全面实施,整个医药服务行业将迎来更规范、更透明的执业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