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DVD-ROM)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新出审字[2011]814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9325/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216。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为中英文双月刊,逢双月下旬出版。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本刊以从事肾脏疾病相关专业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采用图文声像多种形式,反映肾脏病学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信息与成果,宣传介绍肾脏病防治措施,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研究与临床工作发展。光盘内包括所有文章的电子版内容,以及专题演讲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热点问题讨论会视频、临床病例讨论会视频、查房视频、手术操作视频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鼓励临床与科研创新,倡导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反映我国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
首页>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8
- 国内刊号:2095-321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合并HBV感染肾炎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肝脏安全性
王淑君;姚翠微;陈锐鸿;陶静莉;刘伟敬;刘华锋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抑制治疗
摘要:目的 评估目前几种用于肾脏病治疗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激活危险性,为合并HBV感染的肾炎患者制订更加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肾炎的患者275例,分为HBsAg阳性组(102例)与HBsAg阴性组(173例);HBsAg阳性组按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分为单用糖皮质激素(激素,Pred)组,激素+环磷酰胺(Pred+CTX)组,激素+硫唑嘌呤和(或)雷公藤多甙(Pred+AZA / TwHF)组,对比接受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患者的肝损伤发生率;HBsAg阳性组按是否抗病毒治疗分为抗病毒组及未抗病毒组,对比接受抗病毒治疗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炎活化的风险因素.结果 HBsAg阳性组与HBsAg阴性组免疫抑制治疗期间,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2.4%(33/102)及7.6%(13/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21,P<0.001);HBsAg阳性组78.4%的肝损伤事件发生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6个月内;Pred+CTX组肝损伤的发生率66.7%(6/9)高于Pred组[37.8%(23/61)]以及Pred+AZA/TwHF组[25.0%(8/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1,P=0.067);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为HBV活化的危险因素(OR=7.501,P=0.027).抗病毒组治疗前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较未抗病毒组高(t=3.133, P=0.03),HBV-DNA载量>105(copies/ml)患者的比例较未抗病毒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74, P<0.001);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肝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47.5%(19/40)及29.0 %(1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66).结论 HBsAg阳性的肾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时存在肝损伤高风险.在免疫抑制治疗期间,特别是前6个月,应加强对此类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及肝功能监测;CTX可能存在肝毒性及促进HBV活化的风险;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明确抑制HBV-DNA复制,但似乎未能减少肝损伤事件发生率,需通过前瞻性研究证实该类患者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价值.
友情链接